钟耕略
十三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一家名叫“电影论坛”(Film Forum)的,专门放映艺术影片的电影院里,欣赏了一部在康城影展里获奖的纪录片《光之梦》(The Dream of Light)。该片由维特·伊尼斯(Victor Erice)执导,内容是记录西班牙当代写实绘画大师安东尼欧·洛佩兹·卡西亚(Antonio Lopez Garcia),在他后院里分别以油画和素描绘画一棵温桲树(Quince Tree)的过程。整个过程拍摄了三个月,由卡西亚当主角,他的太太玛丽当配角,一群建筑装修工人和卡西亚的朋友配合演出。虽然是纪录片,但铺排得好像有故事的情节,各个人物的出现和穿插让影片产生起伏的节奏。整出戏对白与音乐都不多,但具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卡西亚在全神贯注地作画的时候,观众也会随着他移动的画笔节奏而屏息欣赏。影片中这位当代写实绘画大师,给观众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严谨、精确、认真、质朴、以及对艺术境界追求的执著。他虽是世界级大师,但却是一个平凡的画家。这出纪录片的录像和光碟很早便已售罄,且一直未见再版。数月前偶尔在英文亚马逊网站发现再版的《光之梦》,随即买下重新欣赏,这确是难得的了解和研究卡西亚艺术的重要文献。
卡西亚,《卡门斯塔第一次参加圣餐会》,1960,木板油画,100X81cm
卡西亚的艺术成就,在当代西班牙写实绘画系统里,就如一盏导航明灯,指引着一批优秀的写实画家。虽然那里没有一个正式称为马德里画派的组织存在,但围绕这个圈子的画家,如托拉尔(Toral)、布拉沃(Bravo)、黎法罗(Rivero)及新秀加利西亚(Galicia)等,都零散地与西班牙的艺术传统、气候、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个人表达方式和发展方向,但他们的基础都有一种特定的西班牙艺术的资质和品格,与卡西亚有着血缘的关系。他们所选取的题材,所表达的观念,所运用的色彩,所营造的肌理,都维系着一个对艺术无限诚挚的不朽的标准。
卡西亚,《马德里》,1976-82,木板油画,145X244cm
卡西亚作品的取材以人物居多,也有不少室内景和城市风景;除油画、素描、水彩之外亦有不少雕塑作品,是一个全才的大师。他的雕塑有深厚的传统造型根基,但又拓展出他个人的表现风格。他把绘画的技术和感觉融入雕塑之中,那是具有现代感的、超现实的,但又兼有人性亲切感的栩栩如生的作品。虽然他的绘画程序和对形体的理解都源自深厚的传统,但他笔下所产生的作品却闪耀着时代的光芒。那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观察,用画家的独特视象去表达的慑人心魄的作品。在欧美的摄影写实主义或新写实主义尚未成大器之先,卡西亚即以其锐利的目光和传统的写生方法,画出了机械眼(照相机)所看不到的事物表象下的层面和灵魂。
卡西亚,《马德里》,1976-82,木板油画,145X244cm
影片一开始就捕捉住一种孤寂、安宁、专注的气氛,卡西亚抱着一捆油画内框木条,穿过染着晨曦的寂静无人的小巷,来到他的工作室。那是坐落于铁路旁边的村庄的一间不起眼的平房,他的爱犬兴奋地摇摆着尾巴迎接主人。卡西亚随即自己清扫画室,然后开始组装内框,切割夹板。他先将夹板钉在内框上,然后在板上绷上画布,用的是传统的铁槌、铜钉,工序井然。他没有雇用助手,事事亲力亲为,看不出一位大师的架势。在这些前序的工作里,可见他对艺术的绝对忠诚和投入。伴随着那些钉槌的敲击声和切割木板的哔剥声,观众可领会到他在一边工作,一边深沉地构思他的作品。
卡西亚,《脸盘与镜子》,1967,木板油画,97.8X83.8cm
卡西亚独自把画架搬到后院,在一棵温桲树前默默地端详。温桲为浆果类的木本植物,果实大如西柚,状如木瓜,皮色金黄,气香肉厚。卡西亚对温桲情有独钟,他有不少作品是描绘这种果树的。他的创作以写生为蓝本,其精准的描绘,目的并非重现自然,而是通过他本人的独特观察和演绎的技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超现实的象征意念。卡西亚选定一个适合的角度,摆好画架。然后搬来一张竖立的梯子,慢慢爬上去,把两根金属杆分别钉插在树的左右两侧,作为他构图上的左右边限。在两根金属杆之间的上方,他拉上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中央,系上一条线,线的末端吊着一个金属坠子。由于坠子的重量,这根线就成了构图上参考的中线了。卡西亚以这些横直线帮助他取得满意的构图,然后在画布上以尺子画下数条辅助线,接着开始以稀薄的油彩着色,他不需要打稿,只是靠精准的眼力在画布上直接描绘,并不时以白色在不同的温桲果或叶子上画上许多十字、廿字或卅字的记号;他还利用一个帮助目测的仪器去量度各个记号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务求在画面所描绘的物象的形状、位置精确无误。即使是他自己站立的位置,也要求相当准确。于是他在鞋尖前方的地上牢固地钉上两根长钉,每次离开之后返回这个位置,必定以脚尖顶着那两根钉子,巍然挺立,画起画来就像练功一般,气定神闲,可见卡西亚在工作上的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实在无人可出其右。
在卡西亚点燃一根香烟,稍事休息之时,他的妻子玛丽也走进了她自己的工作室,似乎在从事她的铜版画插图工作。她默默地坐下来,在放大镜下一笔笔地刻画她的图像。那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却在同一个宇宙(他们的房子和院落)之下和谐地运作。随着进来了数个装修工人,他们正在为画家改装画室的结构。只有他们简短的交谈,以及砌砖涂灰的悉悉声,偶尔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鸣声,邻家的狗吠声打破那令人忘我的静默。玛丽在休息之时,走到卡西亚的身边看他作画,和他一起欣赏那金黄丰硕的温桲果。卡西亚不停赞赏在秋阳下的温桲的美丽,更加感叹那移动的光线颇难捕捉和表现。他执着他妻子因描图而劳累的手,询问她是否还要去看医生。这个极为生活化的温馨情节,恰如他的作品那样蕴含着一种极为普通但又弥足珍贵的,既清淡又浓郁的人情味。
当卡西亚正在聚精会神地捕捉那温桲树在斜阳下既柔美又诡秘的光时,忽然涌来一片乌云,竟然隆隆然下起雨来了。他放下画笔,迅速地在后院的角落里搬来两具石墩,然后唤来那几个装修工人,合力推出一个大帐篷。那帐篷是以金属为支架撑起尼龙薄膜为隔雨之用的帐幕,其尺寸之高大,恰好遮盖了整棵温桲树和他的画架。他把帐篷的支架插在石墩的凹槽内,十分牢固。那么他又可以继续在雨下绘画,并能保持有足够的光线;尽管地上的雨水如溪流般涌入帐篷底下,浸透了他的鞋子。他悠然地点燃一根香烟,在哗啦哗啦的雨势下依旧屹立不移地工作。
这幅描绘温桲树的油画看似仍在一个尚未完成的阶段,卡西亚又开始了另一幅铅笔素描的创作,画的是同一个主题,且同一构图位置。不过由于是不同的媒材,所以描绘的方式和表达的意念也自然有异。卡西亚与他的妻子合力地把画纸裱在木板上,再压上几片大理石地砖,令其隔夜干透,翌日便开始素描的制作。卡西亚的油画侧重于物象的逼真描绘,但素描则偏重于意念的表达。他画在温桲果和叶上的记号,在油画里几乎是看不到的,或许那只是作为绘写时的位置参考。但在素描中则可见许多这种记号,它不单标志着果和叶的位置,更暗示了其重量;或者这些记号业已变为构成画面肌理的一部分。在纽约曾看过卡西亚两幅描绘南瓜的素描作品。画中的地面上放满了大大小小的南瓜,远处为一农家库房。两幅素描从不同角度取景,色调分外雅淡,全画感觉泛着银色的微光;远观时那些南瓜就象雕塑一样,形体壮硕,显现出特殊的重量感。但当你走近画面仔细观赏时,眼前所见的均为短促的横直线条及密密麻麻的符号,俨然是一幅抽象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影片中我们可见画家是如何运用他那修得长长尖尖的铅笔,利用变化多端的线条去捕捉温桲的形态。他观察物象的时间较多,不轻易下笔;但落笔时的精确度令人印象深刻。他运用短促的线条和手指,连描带擦,以白描的方法写出物象的形体,在西方的画家中是相当少见的。中国书法的线条,讲究一波三折,卡西亚的素描线条庶几近之。
卡西亚作画从容不迫,不急于完成。他有许多尚未完成的写生作品,或许过了一年半载,当他感觉适合时再拿出来继续画下去。尤其一些马德里的城市风景,他需要在相同的季节、光线、气氛之下去反复绘写。所以他有些画从开始到完成竟达10年之久。正如在影片中他所画的素描,从温桲开始累累结果画到果熟蒂落。随着寒风的萧煞,那些金黄可爱的硕果,从树上骤然掉下,那坠地的声响戏剧性地反衬着画家凝神作画的静默。卡西亚不时拾起掉下的温桲,放在鼻子下深深地闻吸,享受那天然的芬芳。那是他艺术灵感的源泉,画与果与人已然融为一体。由于果叶日渐凋萎,有些低垂的叶子遮挡住他的视线。所以他让来访的友人用一根竿子挑起下垂的叶子,让他继续描绘叶下的果实。他一边与客人聊天,一边反复地检查画中线条的准确度,这一情节又把影片推向另一个高潮。
卡西亚,《脸盘与镜子》,1967,木板油画,97.8X83.8cm
影片的末尾处理得相当美妙传神。一天,卡西亚在冬阳西下时,穿起大衣和几位朋友在欣赏他的作品,以及后院里渐见凋零的温桲树。客人离去后他显然已觉得累了,他和衣躺在床上,他的妻子玛丽搬出一幅尚未完成的画家自画像。这幅画就是画他自己和着大衣、穿着鞋子仰卧在铺着一袭白色床单的床上,手指捏着一个小小的水晶球,双手交叠于上腹,仿如在安祥地作梦。玛丽根据画中人的姿态和光线,整理好他的枕头,调整了相应的灯光,仔细地帮他在画中修改一下手部的位置及其投影。卡西亚在与她轻声的交谈中渐渐地入睡了,手中的水晶球掉落到地上,滚到玛丽的脚边,然而他的精神尚在追求那捉摸不定的美妙的自然光。随着电影镜头的转换,一幕幕的景色交替出现:那浸浴在阳光下的金黄的温桲树、那雨中坠落的果、那远处隆隆行驶的火车伴着尖叫的汽笛声、那马德里的烦嚣的街道、那古老的陋巷、那现代的高楼、那寂静的工作室的后院以及卡西亚和玛丽的爱犬,都在神秘的微光里闪烁。曾有访客问画家:“是否一直衷情于追求和描绘自然的光?”洛佩兹·卡西亚答道:“那迷人的自然光是如此吸引我!但它又是那么飘忽不定。当你拿起画笔时,它是那么美丽,可是瞬间它便消失了。我在尝试尽力而为,不过这种追求是很难达到的,是永无止境的。”
十三年后重看这一出纪录片,感觉特别新鲜。除了对卡西亚的个性特点、对艺术执着认真的态度、独具一格的观察方法、以及作画的具体技术细节,有进一步的详细明确理解之外,更加觉得艺术有一种难以捉摸的高度。正因为它难以捉摸,所以对于一个勇于探索未知奥秘的艺术家来说,就更具吸引力了。以笔者个人经验而言,当我攀登上一座艺术高峰之时,又发现前面有另一座艺术高峰,它在向我招手;前面的旅程更为艰辛,但是那难以捉摸的未知数,又如此具有吸引力,于是继续攀登,这就是一个纯粹艺术家难以抗拒的使命。
注:本文原载《品尚艺术》2014年2月号。文章是根据13年前笔者为《美术研究》杂志所写的文章“光之梦”重新构思和改写的。文中有些地方会部分地引用原文,特此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家小传:
安东尼欧·洛佩兹·卡西亚,1936年出生于西班牙;1949年移居马德里进入艺术学院习画;1955年获教育部奖助金到意大利考察。1957年在西班牙举行第一次个展,1965年作品由纽约史丹菲利画廊代理,首次在美国展出;1968年在史丹菲利第二次个展。之后陆续在西班牙、法国、德国、比利时、英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各地美术馆和艺术博览会展出,声誉日隆。1970年,作品改由纽约马尔波罗画廊代理,1986年在纽约及英国的马尔波罗画廊举行20年作品回顾展。2008年波士顿美术馆为卡西亚主办了一个大型的回顾展。世界各大美术馆均有收藏他的作品。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